州桥北侧石壁上北宋时期巨石像的祥瑞壁画
900多年前的一天,孟元老站在北宋东京城的地标州桥上。 纵贯南北的是宽阔的御街,东西蜿蜒,是美丽的银河。 周边的酒店和商店,人声鼎沸。 他在汴河的水面上,看到南北两岸的石壁上有浮雕,“雕刻海马水兽飞云的形状”。
孟元老的记录,得到出土文物的实证。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公布开封北宋州桥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开封北宋州桥遗址发掘北宋时期巨大石雕祥瑞壁画,印证《东京梦华录》记载。 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积最大的石刻壁画,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
在那自行车急速滑下的坡道下藏着几百年的州桥遗迹
20世纪70年代,汽车保有量还很少,很多人都是骑自行车出行的。 开封市中山道中段与自由路交汇处的大纸坊街东,交汇处地势较高,向西走是一条坡度较大的道路。
住在附近的王老师说,20世纪80年代初,他每次骑自行车经过这个路口,都会沿着坡道跳过速滑。 当时他不知道,开封地区曾经的地标性建筑州桥,就埋在这个地区下面。
到1984年,当地中山路改造污染管道施工时,意外挖掘出州桥遗址。 沉睡在地下数百年的州桥,终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州桥遗迹的考古现场位于挖的两个下沉的深坑内部。 几条红色长条的标志线,从下到上依次是不同朝代的水位线。 通过水位线,可以看到越往后水位越浅,河道越窄。
在考古现场,河下的泥土不断被传送带运出。 下方河道的部分区域渗出地下水,管道陆续排出积水。 在考古现场的西侧,还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铺设的排水管。 正是这根管子,意外地打破了州桥的秘密。
孟元老的话比较靠谱,巨石像祥瑞壁画重见天日
说起州桥,首先想到的是范德的诗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 州桥遗迹的最新考古发现,从文物实体的角度证实了孟元老的记录。
州桥东侧南北相对的两堵石壁,已经打扫得差不多干净了。 孟元老的记述“靠近桥的两岸,都是石壁,呈刻在海马上的水兽飞云状”,也出现在考古现场的石壁之上。
这是因为南北两面的石壁图案由4组构成,每组长近7.5米。 目前露出的北侧石壁为21.2米,南侧石壁为23.3米,加上被压住的7米,北宋时期的石壁应该有30米长。 根据桥梁东西向对称的设计原理,州桥西侧有两组南北向对称的石壁。
破裂带来的喜悦
石壁的发现,有一定的戏剧性。 伦凤军说,2021年底的一天,在清理现在州桥东北侧堤坝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了裂缝。 通常不能有裂缝,但出现了裂缝,就意味着下面应该有建筑物的遗物。 因此,他们划定了一片区域,试图向下进行考古挖掘。
让现场考古学家们高兴的是,他们挖掘了下面的石头。 他们开始推测这是北宋时期的堤坝。 继续挖掘,他们发现了更多的石头,在上面还发现了浮雕。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两侧的石壁上有浮雕,判断下埋的是宋代的石壁。
北侧石壁保存比较完整,南侧细节更清晰
经过后期的考古挖掘和现场清理,东西两面的石壁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 有趣的是,北侧现有的石壁比南侧完整高度也高,但上面的浮雕不像南侧的石壁那么清晰。 站在附近仔细观察,南侧石壁上的瑞兽,似乎比北侧石壁上的瑞兽更健康。
南侧石壁上的仙鹤羽毛细节和腿部细节都很清晰,而北侧石壁上的仙鹤腿部已经受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