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祈祷,休闲观光也是个好地方. "
新业态激活旅游转型新动能
作为池州的一张漂亮名片,十年来,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产业呈文件升级态势。 “这里不仅民宿有特色,还能饮茶养心,适合三五好友来聚会。 ”来自江苏的游客张晓很喜欢充满意境的莲花小镇。
莲花小镇项目是九华山着力打造的重点旅游项目,经过4年的精心打磨和经营,总投资20多亿元的莲花小镇已初见雏形。 项目建成后,以大愿文化园莲花小镇商业街为中心,形成集游乐于一体的九华夜游产品,大大丰富了九华山风景区的旅游业态,让游客“想进”“能住”“想再来”。
“十八大以来,九华山风景区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金刚介绍,风景名胜区克服门票降价经济下滑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等不利影响,引进项目近百个,健身生态休闲特色民宿等业态逐步发展,九华旅游板大愿文化园成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入选十大山地旅游品牌。
同时,九华山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落实县山旅游联动发展措施,积极对接长江三角洲旅游出口,受经济发展辐射,成为长江三角洲“七名”系列旅游精品目的地
“‘一部手机游九华’体验感更好。”
提升“软环境”营造“硬实力”
自助售票系统智能导游系统……游客体验到的这一系列变化,是近年来智能九华山建设的成果。 干净的饮食环境舒适的公共设施文明的旅游环境游客感受到的文明新气象,都是景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综合整治。 近年来,九华山在加强管理和优化服务上精益求精,逐步全方位系统地整治景区环境,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建设,加快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形象。 风景名胜区获“大国之旅中国旅游景区综合服务能力指数排行榜”综合大奖。
"推出乡村旅游饭,生活就富裕了. "
提升民生“温度”提升幸福“热度”
位于九华山脚下的西竹民宿,今年夏天一房难求。 民宿负责人王师走说,暑假两个月,她的民宿接待了800多名客人。 王腊曾是导游。 2017年在村里的鼓励下,她投资300万元重建了家中老屋,使之成为这个村第一家特色民宿。 2019年营业收入近150万元,虽然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平均入住率也可以达到60%。
“我们村以前是准备拆迁的。 房子坏了,水泥路也不通。 在夏天用电高峰期,停电也很常见。 ”很难想象现在特色的民宿村以前是这个样子。 王师走表示,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也为村民民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门槛。
10年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城乡社区支出22亿多元,老旧小区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加强了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572元增加到2021年的19845元,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感受到故乡的巨大变化的,是柯村老街的居民钱德高。 如今,走在九华乡柯村的老街上,美丽的道路宽阔的广场美丽的街道映入眼帘。 “以前,这里房子很旧,街道上很拥挤,很乱,很乱,很乱。 ”钱德拉戈经营着一家早餐店。 以前如果下大雨,路面就会积水。 他只能顺水推舟做生意。
总投资1500万元的柯村老街环境整治项目,对老街现有建筑开放空间绿化亮化道路网络景观广场等进行提升改造。 “现在下雨天没有积水。 家门口开了个小广场,做生意方便了。 ”钱德戈说。
回顾10年的历程,奋进的足迹浮现在眼前。
展望新的征程,风帆昂扬。 “聚焦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九华山风景区紧咬青山不放松执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恐后。 ”吴金刚表示,风景名胜区以“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为目标,按照“保护优先规范继承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域”的思路,加快内涵发展业态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