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生物识别特征有哪些,热带雨林区土壤的特征?
红壤主要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
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在我国,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甘蔗滤泥有什么肥效?
甘蔗糖厂在榨糖过程中,除生产白砂糖和赤砂糖等主产品外,还有蔗渣、废糖蜜、滤泥和地脚料,滤泥占到压榨总量的2%,因为滤泥含水量高和不易通气等特性,很难自然干燥,非常容易被杂菌污染,污染了的滤泥进入土壤中,更影响作物生长;滤泥的随意堆放、倾倒和填埋,日晒雨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污染空气,更污染地下水源,使滤泥成为“放没地方放,用又没法用”的废物,不少糖厂每年为此付出不菲的滤泥运输费和土地占用费,滤泥成为糖厂和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环保难题。 滤泥的主要成分是碎纤维、脂肪质、蛋白质、矿物质及少量糖份,并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可作为作物吸收的营养成份,对其进行活化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重组腐殖化,就成为高效、安全、优质的新型生物肥料,并符合有机、绿色农业生产需要。 北海强兴生物公司在多年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创的完整的滤泥生物发酵技术,即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的发酵方法。既克服了全好氧发酵时易产生恶臭污染、占地面积大、肥料养分易损失;又克服了全厌氧发酵腐熟时间长、含水量高的缺点。加速了对滤泥的除臭、腐熟、脱水、杀虫和灭菌,让不容易转化的有机质变成作物容易吸收利用的有机物质,提高了滤泥养分利用率。使滤泥经过生物发酵处理达到无害化、商品化。由于肥料里含有解磷、解钾、固氮的微生物菌剂,施用到地里会让作物得到更多更好的营养。 北海强兴生物公司生产的“强兴堆肥发酵剂”是纯微生物菌种,能在气温5℃的低温条件下正常发酵(稍加处理,可在气温零度时起动发酵),堆肥温度可达70℃,有效杀灭滤泥中夹带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籽等,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提高滤泥中生物酶的转化率,分解作物难以吸收的营养成份;常温条件下7—10天,即可完成对滤泥的生物发酵处理,腐熟后的滤泥含水量在30%以下。
一、公司生物技术发酵滤泥,环保无污染,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能耗少。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投入人工少,处理能力大:操作简单,一个工人每天可搅拌发酵滤泥50吨以上。2、厂房少:采用露天发酵,不需水泥地面,只需要有堆放干燥滤泥的车间和成品仓库。节省大面积堆放场地和生产成本。3、设备投资少:不需要烘干设备,节省电费开支;减少资金投入。如果滤泥有机生物肥直接销售,可不用粉碎机。4、升温速度快,发酵时间短:发酵第三天(夏天第二天)堆肥温度可达60℃以上,7-10天即可完成发酵。5、有效去除滤泥臭味: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工人工作条件。6、肥效损失小,产品外观好:粉碎后为灰褐色粉状。
二、滤泥有机生物肥适用范围甘蔗、香焦、果树、瓜类、粮油、蔬菜、茶叶、花卉、薯类、烟草、牧草等的基肥和追肥。
三、滤泥发酵方法1. 按要求将本品、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方法一(混合法):,1公斤发酵剂与5—10公斤米糠(或者玉米面、麦糠、统糠、秸秆粉等)混合均匀,制成菌种混合物,然后再将菌种混合物与3000—5000公斤发酵物料(各种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污泥、有机废弃物等)混合均匀堆积发酵。方法二(喷施法):使用前活化:将发酵剂、红糖(白糖),水按照1:0.5:20的比例,活化3—8小时,活化期间每隔1小时充分搅拌一次。活化完毕可以加入适当的水均匀混合、泼洒、喷施。
2、堆制与发酵把搅拌好的滤泥堆成高0.8-1.5米,宽1-1.5米的长条形(大型肥料厂用铲车堆集,农户可堆成圆锥形)。当产生的白色菌丝从堆肥表面往里有25公分深,堆肥温度达到60℃时,及时翻堆,当堆肥温度再次上升到60℃时,可再翻堆一次。整个发酵周期5-7天。气温在10℃以下时,用麻袋、草帘、秸秆等透气物盖堆保温。湿滤泥拌匀后,总含水量为50-55%。含水量太高,发酵时间延长;含水量过低,发酵不完全。判断滤泥含水量简易方法:手握滤泥稍成团状,手掌湿而不滴水;堆集后不出现渗水。判断滤泥腐熟的简易方法:滤泥堆肥呈疏松状,颜色灰白(粉碎后成灰褐色),无异臭味;堆肥温度与外界温度大概一致。
四、滤泥有机生物肥特点与作用1、抗病力强,杂草少:在处理滤泥过程中,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并生产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特效代谢物质。肥料施入土壤中,能有效地抑制土传病菌的传播和杂草的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没经过生物发酵的湿滤泥,很容易把本身携带的病菌、杂草籽、虫卵等,传给农作物而影响其生长)。2、肥效高:由于发酵期只有5-7天,尽可能保留了滤泥中的养分;又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一些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迅速转化为有效养分。施肥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肥效,快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保持较长时间的肥效。3、使用安全:滤泥腐熟彻底,施入土壤中不会产生二次发酵,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不会伤害作物根系。4、施用方便:腐熟后的滤泥,无臭味,干燥疏松,易于撒播;没有湿滤泥那种令人讨厌的“粘手”、“呛鼻”现象。5、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长期单一使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物被逐渐消耗掉,导致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酶含量减少,胶体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滤泥有机生物肥可使沙土团聚,粘土疏松,抑制病原菌,恢复土壤中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6、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了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施用后的作物根系发达,株壮叶茂,有效促进作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成熟,增产显著。明显改善农产品的外观色泽,提高甘蔗和甜菜的含糖量;增加瓜果的甜度,口感好,味道佳,品相高,保鲜期长。滤泥有机生物肥一般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时开沟再履土,亩用量300-500kg,在各生长季节再补施少量无机化肥,就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同时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 说明:1、如果是向农场或农户直接供应滤泥有机生物肥,可不用粉碎机;2、小型肥料厂堆积发酵滤泥时,可不用铲车;3、滤泥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鸡粪、猪牛羊粪等,可进一步提高肥料的功效;滤泥腐熟粉碎后,加入适量的氮、磷、钾等肥份,就成为高档肥料。4、畜禽粪便、酒糟、木薯渣、甜菜渣、果皮果渣、污水厂滤泥、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等均可用强兴堆肥发酵剂发酵。5、可在滤泥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麸饼,花生麸豆饼,桐麸、茶麸等,先用清水泡透,然后与滤泥拌匀发酵。
甘蔗用什么肥料好?
问题:甘蔗应该用什么肥料?
答案:甘蔗施肥要按照重施基肥,配施化肥的原则,不要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生长期较长,从发芽至工艺成熟需一年时间,而且茎杆高大,通常达到二米以上,茎叶繁茂。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一般每亩为5~7吨,高的可达10吨以上。甘蔗是高产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吸收的营养物质多,需肥量大。一般认为,每生产1000千克蔗茎,需要吸收氮1.5~2千克、磷0.4~0.5千克、钾2~2.7千克、钙0.46~0.75千克、镁0.5~075千克。
甘蔗一生可分为苗期、分孽期、伸长初期、伸长末期、工艺成熟期。随着生育阶段的进行,各种营养的吸收量由少变多,在伸长期达到高峰,保持一段较高的吸收量,进入工艺成熟期后则逐渐减少。甘蔗苗期对氮、磷、钾的阶段吸收量占全期总吸收量的7.89%、7.14%和4.17%;到分孽期分别占16.09%、18.47%、13.67%;从伸长初期至伸长末期分别占66.27%、68.36%、74.04%;成熟期分别吸收为9.76%、6.04%、8.11%。这就说明,甘蔗生长前期要有充分的养分供给,促进根系发育,早分孽,多分孽,提高有效茎率。而伸长初期至伸长末期的2~3个月,正值蔗区高温多雨季节,蔗茎生长迅速,大量养分在此阶段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吸肥高峰期,此时营养条件的好坏是影响蔗茎生长和产量的关键时期。
施肥是甘蔗增产的重要措施,应该根据甘蔗需肥量及肥特性,提高甘蔗合理施肥技术,结合看天、看地、看苗加以及时调整。氮肥施用的时候,根据干蔗一生吸氮"两头少、中间多"的特性,多数掌握"前期少施,中间重施,后期补施"的施肥原则。但实际证明,施氮分次过多,止肥期过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甘蔗施肥要按照重施基肥配施化肥的原则,不能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
用有机肥和磷、钾化肥作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3吨、过磷酸钙35~5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加少量氮肥即尿素5~8千克。在分孽期结合培土每亩追施尿素7~10千克或碳酸氢铵19~27千克;在分孽末期至伸长初期结合大量培土,每亩施用尿素15~20千克,以促进甘蔗发大根,长大叶,长大茎,确保优质高产。
总之,甘蔗施肥要按照重施基肥,配施化肥为原则,不要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影响产量和品质。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甘蔗粘虫的防治药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甘蔗粘虫防治药剂:
1.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如马拉硫磷、乐果等,对甘蔗粘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这些农药通过抑制虫体的神经系统,使虫体麻痹甚至死亡。使用有机磷农药时,要注意剂量控制和安全操作,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
2. 拉蛋白酶抑制剂:拉蛋白酶抑制剂如阿维菌素等,可以抑制甘蔗粘虫的蛹化过程,从而达到控制虫口数量的效果。这些农药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治效果有限,一般在蛹化期使用效果较好。
3. 天敌利用:天敌如寄生性蜂类和捕食性昆虫等是自然的甘蔗粘虫控制方式。通过引入和保护天敌,可以减少粘虫的种群数量。这需要进行综合的生态管理,包括提供适宜的生境和减少对天敌的化学农药干扰。
4. 预防措施:除了使用农药,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粘虫的发生。这包括及时清除甘蔗田中的枯萎或被感染的植株,以减少虫源。合理的田间管理,如间作、轮作和施肥等,可以增强甘蔗的健康状况,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请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当地的农业法规和指导进行,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此外,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荐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管理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甘蔗粘虫防治效果。在使用农药之前,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当地农业机构的建议。
关于【甘蔗的生物识别特征有哪些】和【热带雨林区土壤的特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