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怎么识别翻译起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异同?
区别:真核生物转录是在细胞核中进行,而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在拟核中进行;真核生物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即单顺反子,而原核生物转录通常是多顺反子;真核生物RNA酶依靠转录因子识别并结合起始序列。而原核生物全酶结合启动子区到达转录起始位点,生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后,6亚基脱离,标志起始完成;真核生物有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不能独立转录RNA,三种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的合成,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而原核可以;真核生物成熟的RNA需要经过修饰,剪切等加工过程,而原核不需要。
联系:RNA合成方向都是从5到3;都需要DNA链作为模板;都需要R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因子;原料都是四种核苷酸
为什么原核生物没有帽子和尾巴结构?
这就是进化的原因吧!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转录出的mRNA可以直接被翻译,而且两个过程可以在同一场所进行。而真核生物因为有核膜的存在,加之核孔有选择性,所以它要进行加帽和加尾,而且这些结构与翻译密切相关,没有他们翻译就不能很好的进行。
另外,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原核也是有区别的,它是断裂基因,也就是外显子和内含子交错着,真正编码蛋白质的是外显子,所以就需要去除内含子,再将这些外显子连接起来(剪接),这样,一个基因才能表达出它的产物并且发挥功能。
转录复合物名词解释?
转录空泡名词解释:即转录复合物,由RNA聚合酶的核酶以及其模板DNA、转录出的产物构成。
相关名词拓展:
沉默子:真核顺式作用元件中的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转录起阻遏作用。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原核生物的表达系统和真核的有什么不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系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
1. 转录和翻译的地点:在真核生物中,转录(DNA合成RNA)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RNA合成蛋白质)则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即核糖体。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可以在细胞质中同时进行,因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分离。
2. 转录和翻译的耦合性: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是分离的过程,即在转录完成之后,mRNA分子需要通过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进入细胞质,并在核糖体中进行翻译。而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因为它们的DNA和RNA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3. 基因组结构: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包含着大量的非编码DNA区域,这些区域在转录后被剪接掉,并形成成熟的mRNA,然后进行翻译。而在原核生物中,基因组通常是连续的,转录的RNA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无需剪接,可以直接翻译成蛋白质。
4. 转录后修饰:真核生物的mRNA在转录后还需要经历一系列修饰过程,如剪接、5'端帽结构加成、3'端聚腺苷酸(polyadenylation)等。而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不会发生这些修饰,直接可以被核糖体翻译成蛋白质。
综上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系统在转录和翻译的位置、过程耦合性、基因组结构、转录后修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生物的基因表达和遗传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原核生物怎么识别翻译起始】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异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