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菲生物识别做哪些模组,为什么现在人们在讨论科学技术问题时?
老规矩,首先正面回答:因为手机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并且手机拥有广泛的受众,大家都拥有了解它的机会。
其实别的答主也提到了这个,不过他们并没有细说,在这里,我将这个问题详细展开说一下。
一、简单说下手机硬件里拥有的那些“超级高精尖”技术
首先要说的,就是芯片了,在手机上,一般指cpu和gpu(因为手机的cpu和gpu一般集成在一起),它是手机的运算核心,同时负责图像的输出。它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带给人们生活最大转变的产品之一。
如图,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通骁龙处理器。近年来,随着骁龙835和骁龙845的问世,骁龙的名声可谓如日中天,然而,它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黑块”,跟其他任何普通的集成块没有太大区别。可是,你如果稍微了解一下详细情况,以骁龙845为例,就会发现它是基于三星的10纳米技术(制作工艺精度为10纳米,1厘米=10000000纳米),在这么小的一个集成块里,藏着数目以10亿计的逻辑单元,如果单独拿出来一个逻辑单元,那么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即使带上放大镜也完全看不到……
这个东西,完全就是最顶尖的科技产物之一,可是如今就装在我们的手机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方便。
再比如摄像头模组,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东西,却可以为我们提供像素高达2000万甚至更高的拍照效果,买个同样档次的相机得多少钱?更不要说单反了……“单反毁一生,摄影穷三代”的说法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手机拍照效果自然无法同单反相比,但是在自拍、随手拍摄风景、生活照这样的领域,它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拍照技巧娴熟的人,完全可以拍出效果极佳的照片。而这个模组,就集成在价格可能还不到一千五的低端手机上。另外,根据旭日大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全球主要生产双摄的摄像头模组厂商依然被韩国LG innotek、三星电机和中国的舜宇光学、欧菲科技、丘钛科技等TOP厂商所垄断。也就是说,除了中韩两国,其他任何国家,注意,是任何国家(包括作为手机摄像头先驱者的日本,以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在双摄摄像头模组生产领域,都还存在技术短板,以至于无法形成竞争力。
这个双摄摄像头技术,既然能一下子淘汰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它毫无疑问也是“高精尖”技术的代表。
再比如手机屏幕(面板),触摸感应、屏下指纹解锁、曲面屏以及全面屏设计,哪一个技术含量都不低;组装起来确实很容易,可是生产呢?世界上智能手机面板供应商主要就是集中在3个国家(韩国、中国、日本)的十几家企业,世界上发达国家有24个,然而有规模的手机屏幕生产厂家全球却只有3个,所以这是不折不扣的高技术工业。
还有手机壳的高温烤漆工艺、各种传感器、音响、蓝牙、nfc、gps定位等等,无一不是近代生产工艺大发展之后,才得以走进千家万户的东西。就连毫不起眼的锂电池,虽然早在爱迪生那个年代就已经问世,可是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电池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也是直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才得以普及的。
所以,单纯从硬件看来,手机上所拥有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太多,最新型旗舰机往往就是集成了该领域最新、最强的硬件,毫无疑问是可以在很多方面代表现代科学技术的。
并且,这还不是全部。
二、藏在手机系统(软件)的“超级高精尖”技术
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系统AI了吧?
苹果公司的“Siri”,小米公司的“小爱”、三星的“bixby”都是很有名的AI语音助手。
打开语音助手,随后问“我要去天安门”,机器人叮的一下就帮你弹出地图导航,为你规划好行车路线;随口问“我想吃面包”,叮的一下就会为你找出附近的商铺;说“明天早上六点叫我起床”,叮的一下就会定好明早六点的闹钟。
这个技术能低到哪儿去?
就不说手机系统中还藏了多少黑科技了,各种各样的手机app也都是集智慧与技术于一身的结晶。
这个,也能算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了吧?
三、手机拥有广大的受众,大家对其技术含量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高精尖技术当然不会被手机全部占据,但是大部分高精尖技术都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人们压根就不了解它。
例如北斗卫星,虽然我们日常使用的定位、导航、信号传播等功能往往都依赖于它,可是大众对北斗卫星又知道多少?聊天的时候,张口就是一句“我听说今天早上发射了两颗北斗卫星”,其他的听众除了说一句“哇,好厉害”,还能说出点儿别的专业术语来?
这是真的,据央视网消息,2018年11月19日凌晨2点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
这个新闻又有多少人知道?
大众根本都不了解如卫星这样高精尖的东西,你指望他选择卫星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
手机就不一样。它真真正正的走进了千家万户,大众实打实的享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便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充分了解手机技术含量的机会。
四、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其他东西,确实大部分技术含量都不太高
这一个很好理解,想一想日常生活见到最多的都是什么东西:电视、电灯、微波炉、煤气灶、暖气片、汽车、电脑、红绿灯……等等,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往往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东西,有技术含量没?当然有。
但是能跟手机比较技术含量的有几个?
汽车技术含量不算低,可以算一个。
电脑技术含量也不算低,也可以算一个。
其他的呢?
电灯泡、电视机、微波炉、煤气灶啥的,还真的没有任何一个能和手机比较技术含量。
凡是功能有重叠的,几乎都会被手机碾压或者取代。例如电灯泡,手机上的闪光灯打开,完全也可以暂时解决照明需求;电视机,手机上装个电视app,也完全可以看电视嘛;煤气灶,把小米手机满功率运行,说不定也可以烤个鸡蛋(哈哈,好吧,这个是玩笑话,可千万别当真)。
功能没有重叠的,往往都能感觉到技术含量比较低。例如暖气片,压根儿就是灌了热水的金属箱子;红绿灯,一个单片机加上几个彩色灯泡完事儿。
所以,手机确实也算是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很“高精尖”的东西了;那么,大众讨论科学技术问题时,往往认为手机就代表现代科学技术,这也就顺理成章了。
————分割线————
最后,看在我这么辛苦码字、作图的份儿上,点个关注呗?
我是@酔语,专注于在科技相关领域回答问题,同时也会每天分享娱乐搞笑内容,为您的生活带来放松和休闲,欢迎关注。
欧菲光是国企还是私企?
欧菲光是民营企业。欧菲光,即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学光电业务、微电子业务和智能汽车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微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智能汽车电子产品。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12日,控股股东是深圳市欧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蔡荣军,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深圳欧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裕高(中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销商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市保荐人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代码为002456。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获“最具成长性高端制造产业上市公司”、“2019年度触控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奖”、“2019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等荣誉。欧菲光集团在光学影像领域发展迅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跻身于行业前列。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欧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始于2002年8月,2010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002456。公司主营产品为触摸屏、影像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并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分支网络分布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芬兰等国家。十余年来,欧菲科技在光学光电领域快速成长,已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公司现有员工近4万人,总资产超500亿元,市值约600亿,持续领跑行业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企业。公司实现光电产品和智能汽车业务的双重布局,在光电产品和智能汽车双引擎驱动下,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公司已经确立了“光电产品+智能汽车”的双引擎发展战略,从消费电子迈向智能汽车。
展望未来,欧菲科技强化现有在触控系统、影像系统、生物识别系统的产业优势,全力打造欧菲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并在光电事业的优势基础上开拓智能汽车、AR/VR等新领域,业务发展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成为全球高科技领军企业。
手机拍照两千万像素的摄像头可能5块一个么?
旷日持久的“小三”(小米360)口水战仍未有消停的意思。此外,随着双方交火升级,一些手机制造圈原本心照不宣的“秘密”开始曝光。先褪下保护层的是手机摄像头成本。“周老板说他可以10美金买三星1G内存,5美金买8M相机。昨天我们说服了光宝,公布8M相机前三十万台的采购价,11.8美金(不含税),比周总的5美金多出了一倍多。还是周总厉害,采购能力超强。”昨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再度在微博上开腔,回应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小米手机暴利说”。
“即便是雷军说的11.8美金,折合成人民币也就80元不到,消费者会觉得‘怎么这么便宜’。”一位传统手机商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双方(指雷军和周鸿祎)继续在智能手机成本问题上抽丝剥茧,最终遭殃的是所有国产手机商当所有消费者都了解手机的硬成本后,品牌端稍逊的国产手机也会被“看得”一清二楚,让原本就难做的生意,更加处境艰难。
“小三”大战又升温
雷军在微博上公布了小米手机800万像素摄像头前30万台的采购价格每枚11.8美金(约合人民币75.16元),正面回应周鸿祎“小米手机摄像头成本5美元”的说法。
缘起360特供机阿尔卡特AK47推出在即,周鸿祎频频在微博上发帖,直指小米手机暴利。而雷军终于也坐不住了,开始回应质疑。6月26日,雷军宣布小米科技获得新一轮融资2.61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该市值接近黑莓制造商RIM公司目前的市值,约手机巨头诺基亚的一半。
对于估值40亿美元的原因,周鸿祎表示,“现在一台小米手机可赚700到800元,按照今年卖出300万到500万台计算,总利润可达25亿。”雷军则回应称,周鸿祎是为了商业目的指责小米暴利,并对小米手机的利润做出解释,“关于小米成本,我们签署了供应商的保密协议,但大家可以看看手机成本的构成。”并附上一张简略的手机成本清单。
随即,周鸿祎又也在微博上做出回应,“雷总看着杂粮(指小米手机)变相降价都卖不掉了,下决心要死扛到底证明杂粮其实没利润,憋了一周终于设计出个说法来玩弄米粉和公众的智商。这笔糊涂账貌似复杂引用很多唬人数字,其实还是回避根本问题。”其指最近小米科技开始了一系列现金券派送和官方翻新机折价销售活动。
“过度突出硬件成本并不公平”
在上述传统手机制造商负责人看来,“小三”之战原本在他眼中只是互联网行业的热闹而已,和京东淘宝互掐等事件性质并无区别。但随着雷军公布800万像素摄像头成本,他也有些坐不住了。“最直接的影响是手机硬成本会慢慢暴露在普通消费者面前,让他们感觉手机厂商利润惊人。实则不然,有许多成本根本没法计算进去。”
“一个摄像头几十块,一个内存几十块,消费者看着简单,但账确实不是这样算的。”咨询公司RationalAB分析师张星也持相近的观点,她特别举了奢侈品LV的例子。“谁都知道强调环保的LV很多产品甚至都不是真皮制造,成本可想而知。但各种大型推广、请明星站台、时装秀、考究的店面装修等费用,远高出产品本身,这些成本应算进去,却很难向消费者说明白。”
张星称,“手机也是一样,随着智能时代来临,产品硬件趋同,背后的研发投入,幕前的营销投入占比自然会上升。如此一来,单扣除硬件成本的毛利企业真正获得的净利润,相差甚大。”
这种情况下,拥有强大品牌背书的国际化企业无疑受影响较轻。但国产手机则不然,他们很大程度上仍在靠拼硬件赚取利润。手机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称,在与许多深圳传统手机商交流时,他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商的加入,激活了整个手机行业,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新思路。过分突出硬件成本,容易误导消费者,而雷军的数度回应,也让人们更聚焦硬件成本。这样一来,从企业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谁都占不到好处。
业界视点
手机成本怎么算?
即便如今的手机行业日渐向传统PC业靠拢,上游有联发科技这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屏幕、处理器等元器件价格相对透明。软件端又有谷歌提供开源的Android系统。但落到手机商环节,研发仍然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们需要在元器件的搭配、兼容性、能耗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软件层面也要经过反复的测试、调整、开发,这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资源,摊分到成本中会是笔不小的开销。
成本的另一个重要构成是营销,例如步步高、金立等企业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的资金用于品牌宣传,这部分也需分摊计入每台手机的成本中。至于中兴华为这类广告投放相对较少,主要靠捆绑运营商销售的品牌,则会更依赖规模效应。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曾表示,一款华为手机要做到300万台,才会产生利润,就是这个道理。(内容摘自网络)
【关注惠益农,蓄力健康,共筑美好生活!】
关于【欧菲生物识别做哪些模组】和【为什么现在人们在讨论科学技术问题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