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与物联网有关系吗,怎样在大学学好物联网工程?
感谢邀请,回答如下:
下班的时间快到了,真想对着电脑说一句“关机”,它就自动关机了,回家的路上与家中的电器“对话”,电饭锅就开始煮饭了;您动动手指给空调发个指令,它就自动调节到舒适的温度了;到家开门时,安全系统开启识别功能,电子门锁自动开门,迎接我回家。哈哈!每周末,家中的冰箱也能够与食品“对话”,告诉我冰箱里储存了哪些食品,上面有保质期还有食品的数量,哪些食品已经没有了,提示我及时购买,等等。
小编这些“白日梦”靠谁来实现呢~~可以是学物联网专业的孩纸们哦~~我国已有近250所高校设置了物联网专业。但对于很多考生和家长而言,物联网工程还是个很陌生的专业,对其未来发展和就业前景更是不甚了解。今天,我们就对该专业一探究竟,希望对考生和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IPv6(下一代IP协议)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让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二、物联网工程学什么?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三、专业与就业
行业空间很广阔
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未来十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可以预见,它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并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产业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和竞争的关键战略。2010年,我国的两会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进入了“国字号”发展的轨道。有人预测在未来的10年至15年,物联网行业必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四、报考指南
大多数考生面对物联网工程这样的新兴专业,不知道该不该报考或如何报考。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的职业发展、深造情况、就业方向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这里给考生家长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子、计算机、测控、通信、软件等多个专业的知识。所以,考生在选择时最好先了解相关专业所在院系的实力和背景,优先选择那些相关专业实力强的院校。例如,与物联网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计算机和通讯专业,考生报考时就可以优先选择这两个专业实力背景深厚的学校。专业培养方向决定着人才的就业发展走向,有突出的强势专业,必然能带动该学科在某个领域的发展。
参考各校往年录取情况
物联网专业是新兴专业,开设学校逐年增多,大多数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分数要求较高。
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有近120所高校录取了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总人数为7300余人,到了2015年有近250所本科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分数情况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京共录取5人,最高分596,最低分579,最低分高出2011年北京市理科一批提档线95分。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该专业在京录取最高分653分,最低分648分,最低分高出2015年北京市理科一批提档线100分。
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2012年开始首次招生,且该专业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只有填报了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三个专业之一,才有可能调剂到该专业。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在2014年录取35人,最高分619,最低分547,平均分578。
考生可选择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区)有该专业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物联网概念是什么?
物联网的概念与核心价值: 物联网即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类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网络。 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品与网络的连接,以便于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主要价值是物联、互联、智能:(1)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且不断更新。(2)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传递物体的实时信息。(3)具有智能处理能力。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以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cps与物联网的区别?
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有以下区别:1. CPS和物联网在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上存在一些差异。
2. CPS是指通过嵌入式计算和传感器等技术,将物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连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它主要强调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常见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
而物联网则是指通过网络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它强调大规模连接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广泛。
3. 此外,CPS更强调对物理系统的控制、优化和协同,需要深入理解和调整物理过程。
而物联网更注重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侧重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因此,尽管两者有相似之处,但在技术重点和应用场景上存在一定差别。
谁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称物联网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2019年,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1物联网》,综合二者内容,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和应用。
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关于【生物识别与物联网有关系吗】和【怎样在大学学好物联网工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